地震波

 

地震在地球內部傳播。以下现象都可以产生地震波:

地震车
这辆车震动地面!
在一段距离外可以测量到震波,
从震波我们可以了解地底的结构。

用震波学习

地震非常强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地震可以造成很大的损害,但从地震我们也学习到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构成的:

地球的核心
地球有不同区域。

科学家研究地球对波动的反应。我们可以从波动规律中了解地质的属性与结构。

科学家研究人为地震波(用爆炸或撞击制做)来绘制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震学家也用这个技巧来探油。

地球的各区域影响到地震波的传播。震波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时会显示不同的规律。从这些改变,我们可以知道区域的位置、深度,以及某些属性。

体波

震波产生后从震源向周围所有方向传播。

体波由震源振动直接产生并在地球内部传播。有两种主要体波:

P波速度最快,大约是 6 km/s(千米每秒),首先到达。

P波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以独特的规律穿过地球。

S波比较慢,速度大约是 3.6 km/s,较迟到达。

S波只能穿过固体,所以不能通过地球的液体核心。

科学家发现在地球对面的地震观察站永远不会接收到S波(由此证明了地球的外核是液体)。

p 和 s 波

测量 P波和 S波到达地震观察站的时间可以帮助寻找地震的位置。

表面波

有两种主要的表面波:

这是个地震图,显示了表面波和 P波与 S波的地震图:

地震图
源自维基百科用户 Crickett

 

地震图记录地震波的到达。制作是基于吸震或减震系统,用一根笔在转筒的纸上绘画波的运动。除了记录各种地震波的到达时间之外,地震图也显示波的高度(振幅)的差异。震波数据的规律(叫震相)是确定地震位置和性质的不可或缺的数据。

 

地震图

当地震发生时,转筒随着地面移动,并同时转动筒上的纸张。笔是独立于这个运动的,所以就在纸上画了运动的轨迹。下面是一个地震图的例子(源自 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注意 P波和 S波的到达时间。

三藩市 1906 地震图

 

从每个震波的到达时间可以找到震中的位置。地震学家在得到至少三个观察站的地震波到达时间数据后就可以计算震中的位置。把三个观察站的 P波和 S波到达时间的差异配对到传播时间图上的距离(如下),在垂直轴上找到时间差异,然后在 P波和 S波曲线的相对点向下找到在水平轴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地震和观察站的距离。

p 和 s波传播时间图

 

但是,这个距离可以是在观察站的任何方向的。要确定震中的位置,我们需要按以上步骤求震中和三个观察站的距离。然后以每个观察站为圆心和这个距离为半径画三个圆。这三个圆的交叉点就是震中的位置。

三点法

 

这三个圆的交叉点就是地震源头(震中)的位置。